三明体育事业解锁了哪些新成就,一起来看!
来源:三明市体育局 时间:2023-10-19 10:11

 

  奋楫扬帆立潮头,我市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展风姿,竞风流。

  在本届亚运会上,三明籍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8枚金牌、1枚银牌的亮眼战绩,也创造了参赛人数、参赛项目、奖牌和金牌总数、夺牌率多个历史性突破,更实现了“人人争冠、人人夺金”。这份精彩的“亚运答卷”,在三明体育事业发展史上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有参赛运动员均有金牌在手的亚运佳话,折射出我市高度重视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体育改革发展,推动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

超越,竞技体育新突破

  本届亚运会,全市共有8名三明籍运动员、2名三明籍教练员入选中国代表团名单,在田径、龙舟、皮划艇静水、激流回旋等4个大项9个小项的拼搏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体育健儿们不仅在赛场上展现出了高超的竞技实力,更呈现出了三明儿女敢拼会赢的良好精神风貌。

  从举重金牌的一枝独秀,到田径、羽毛球、激流回旋等项目的花开满园。近年来,我市培养输送的邓薇、葛曼棋、张杰、刘成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各级各类赛场上崭露头角、勇创佳绩,作为三明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育龙头,市少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竞技体育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背后,是我市持续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努力与探索。近年来,我市采取多元化发展策略,在加大对举重、激流回旋等传统优势竞技项目培育的同时,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技能交流方式,积极拓宽我市竞技体育发展路径。

  “针对市少体校办学规模较小,开展竞技体育项目数不足的情况,我们通过‘市队县办’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7个县(市、区)文体和旅游局签订训练周期协议书,合力开展武术套路、飞碟、射箭等13个项目的人才培育工作,夯实我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根基。”市体育局四级调研员陈淑清介绍。

  为深化体教融合,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我市建立了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三明市优秀竞技后备人才“选星计划”工作方案》《关于组织开展体育苗子选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在公办学校增设教练员等方式,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力量,延伸我市竞技后备人才选材渠道,提高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输送率、成材率。上半年,我市共向省体校、省体工队输送优秀运动员62名,完成适龄运动员注册3668名,做大做优体育人才“蓄水池”。

  通过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请进来、走出去”等策略,持续提升竞技体育服务保障水平。目前,市少体校举重比赛训练综合楼项目已进入建设设计阶段,项目建成后将作为第十八届省运会举重比赛场地,赛后还可承接各级举重运动员来明集训,通过邀请外地专家团队来明交流指导,引进先进的体育理念、技术和经验,组织运动员、教练赴外开展集训寄训、参观学习、比赛交流等方式,持续助力我市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实力提升。

 

 

我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1192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全省前列。图为三明市体育中心。

  积淀,群众体育大发展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体育供给,让体育融入市民生活,通过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厚植体育发展沃土。

  “十四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勇于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作为。编制下发了《三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三明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方案》《推进三明市2022年体卫融合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一系列资金、用地、人才保障等政策的落地实施,持续助推着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打造好老百姓家门口的运动场所,让市民畅享健康运动生活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目前,我市体育人口达100多万,占常住人口的42%,全市共拥有各类体育场地11922个,其中大型体育场馆8个,体育场地总面积690多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1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林国海介绍:“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补齐民生体育设施短板,新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14个,目前已有5个游泳池建成投入使用,其余项目正按序时推进。”

  以“运动健身进万家”系列活动为抓手,今年以来,我市依托遍布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的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和体育社团组织,积极开展广播体操、球类、游泳、棋类、广场舞、轮滑、武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项目,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运动热潮,有效促进了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42场,参与人数5.86万人次,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活动有特色”的体育氛围,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让三明充满运动活力的同时,也为群众幸福生活注入了新动能。

 

 

  创新,体育产业添活力

  挖掘生态资源优势,让青山绿水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助推剂。在市委市政府及体育部门的引导下,紧抓建设国家首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契机,各县(市、区)不断改革创新,敢于攻坚克难,探索符合山区、革命老区自身实际的特色体育消费模式。

  国家飞碟射击集训队2023年世界杯参赛运动员选拔赛在清流开元射击训练基地举行,2023年蹼泳世界杯黄金总决赛、泰宁环大金湖马拉松、宁化红色马拉松、将乐100越野挑战赛等特色品牌赛事的相继举办,带动了体育旅游、餐饮住宿及健身休闲收入增长,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体育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以体育之名,促经济发展、助乡村振兴,体育的多元功能价值不断显现。依托“红色”“绿色”资源,持续打造“山水陆空 运动绿都”三明户外运动品牌,开发山地越野、水上运动特色项目,打响运动康养特色品牌……活力四射的体育消费新场景打开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想象空间。

  市体育局产业科科长汪洋告诉记者:“2022年三明市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66.24亿元,较往年同比增长16.8%。健身休闲、体育培训、观赛参赛、体育旅游等服务型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进一步凸显了消费领域多样性、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居民体育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

  在做好“体育+”融合文章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对接上海资源,围绕沪明体育合作框架协议,加大沪明体育合作力度,力争在赛事协作、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等多领域,寻求体育合作新机遇。

  亚运火炬,点燃了运动员们追逐更快更高更强的梦想,更点燃了三明儿女勇攀高峰的激情。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卫国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落实,认真总结参赛备战经验,在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超越,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体育力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